2006年10月30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远方的暖流
省二监 程丽花  

  一个时期,我内心很冷,夜晚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想着增长的年龄、渐衰的身体、漫长的刑期、未知的将来……不免心灰意冷。
  然而,有件事让我重新振作起来。
  一个早晨,一名教员给了我一本《新民周刊》,我随意翻了一下,其中有篇中国人在俄罗斯建功立业的文章。看着大幅彩色照片,我陡然怔住了,那不是我所熟悉的卢宇光吗?
  说来巧合,我与卢宇光本是单位同事。在那幢民国残留,有着落地长窗、青砖廓柱的老楼里,他住二楼,我住三楼,天天见面。多年前,他因工作和家庭的双重挫折,黯然离职。那时,他是一名落泊者,拖着沉重的双腿,步出单位大门,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中。
  然而,谁也没有想到,1994年,年近40的卢宇光只身跑到俄罗斯,在莱蒙托夫大学文学院潜心攻读新闻学,获研究生学位,后供职于俄罗斯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。
  当莫斯科剧院发生人质事件后,卢宇光主动与凤凰卫视联系,自告奋勇担当马前卒。由于他的敬业,当天被聘为凤凰卫视驻莫斯科特约记者,第二天为记者,第三天为首席记者。去年9月1日,恐怖分子将别斯兰市参加开学典礼的千余名学生和家长扣作人质,在百般困难中,他乘机飞到别斯兰,扛着沉重的摄像机,巅簸步行6小时赶到现场,作为现场唯一的中国人,在枪林弹雨中,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,成了海外华人中的一颗耀眼明星。
  那些天,我接连看到介绍他的文章,甚至连《人民画报》也都辟有4个专版。
  看着名誉、尊敬、爱情、事业重新涌到他的身上,我深深为卢宇光拼搏向上的精神所感动,更为他不屈不挠重写人生的勇气和力量所折服。这事让我长夜难眠,想了很多,也给我诸多启示:是的,一个人摔了跤是可悲的,但假如从此一蹶不振,那就更可悲。卢宇光的崛起,再次让人相信命运可以改变,人生可以重塑。
  俄罗斯的卢宇光,在这里我要向你道一声:斯巴畲巴(谢谢)!